“下面进行当场提问环节,如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,或不清楚的地方,请大家提出来。”近日,在泰山区上高街道北上高村的每月“清风纳谏会”上,该村党总支书记吴长青像往常一样,向党员村民代表们通报了上个月的工作情况和本月工作计划后,将话筒递给与会人员,俨然一场农村版的“新闻发布会”。
今年以来,北上高村在街道纪工委的指导下,以推进清廉村居为契机,找准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,探索分类重点监督、分级分色管理的“五类三级三色”有效做法,将街道27个村(社区)划分为五类,包括项目建设监督类、乡村振兴监督类、城中村改造监督类、社区服务提升监督类、拆迁任务监督类。实行红黄绿三级精细化管理,促进权力规范运行,关口前移,防患未然,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和谐有序、党风政风清正廉洁、乡风民心崇廉向善的新路子。
这是泰山区纪委监委推动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。自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以来,该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“政治清明、班子清廉、干部清正、民风清朗”的建设目标,打造财源街道财西社区、泰前街道上峪村、上高街道北上高村、邱家店镇王林坡村等11个示范村(社区),把党风廉政建设、乡村振兴、廉洁文化等工作与清廉村居建设结合起来,创新实行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去现金化管理、农村集体大宗物资采购交易制度、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、村干部负面言行清单等,精准监督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,着力打造干部清正勤勉、民风淳朴友善、文化源远流长的清廉村居。
据了解,泰山区创新打造“一体六化”村级集体“三资”监管模式,构筑“1+4+N”村居权力运行监督体系,明确推动重点、工作路径,明晰“清廉村居”建设的“路线图”。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化“三资”监管平台,推动“三资”全要素信息化管理。目前村(社区)电子收据、APP公开和网上银行三个创新系统使用覆盖率达100%,村级资金、资产、资源和经济合同信息化管理覆盖率100%,实时在线监控资产62亿元,资源面积约30万亩。区纪委监委实行“清单式”监督,建立街道镇和职能部门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“问题清单”,会同职能部门制定29项“农村小微权力清单”,围绕重点人员、重点事项、重点环节建立43项“提级监督清单”,让具体实施有章可循。编订建立监督检查、民情走访、宣传教育履职纪实手册,常态化走访搜集村居党员干部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让日常监督动起来。对性质严重、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,实行“室组地巡”联合办案,通过直查快办,真正让重点监督“提”起来。部署开展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清理整治行动,截至目前,纠正不合规合同265份,整改合同金额1170万元,收回被侵占集体资产5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