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
首页
>专题集萃>红色基因家风传承
母亲的话语传家风
信息来源:泰安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18-05-25 浏览:

  千百年来,母爱是最伟大的。在家庭中,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,对子女成长起着主导作用,对一个好的家风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古时候,有孟母三迁,成就一代圣贤的范例;也有岳母刺字,激励精忠报国的历史传奇。近代史上,毛泽东的母亲传承家风首推博爱,不出狂言,不存欺心,影响了开国元勋的一生;朱德母亲一生俭朴,勤劳善良,用言传身教造就了一位为人民谋幸福的开国元帅。

  说起我的母亲,她虽没有这些伟人母亲的高贵,但她性格开朗,知书达理,善于用浅显的道理教育人、引导人、鼓舞人,用母亲特有的语言,为我们姊妹5人指明了成长的道路。

  我的母亲是个大字不识的典型农家妇女,自己的名字也是58年扫盲速成班时学会的,尽管识字不多,但说起教育孩子,她却有一套家风语录,每当我们姊妹们犯了小错误时,她都会用这些朗朗上口的话语教育我们,把我们说的心服口服。

  母亲的话语并没有什么高大上,它只不过是平时说的一些很有道理的话,多年来,母亲就是用这种有道理的话语传递着向善的家风。

  我在姊妹五个中排行老四,上面有三个姐姐,据母亲讲,我的爷爷、奶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,见到母亲生了三个女孩,经常给我母亲脸子看,当我出生后,爷爷、奶奶才有了笑脸,用母亲的话说:“添了你,您爷爷、奶奶感觉比添了十亩地还喜”。我成了家中的宝贝,但是,母亲却从来对我不溺爱。

  从我记事起,母亲就教我如何注重民间礼俗,尊重他人。母亲常教导我们说:“你敬人一尺,人敬你一丈;你尊重别人,实际上是在尊重自己。”家里来了客人,母亲就教我要主动热情地为长辈敬茶、敬烟、敬酒,敬茶时要双手恭敬地递上,敬酒时要按照从长辈到平辈再到晚辈的顺序敬酒,敬酒后壶嘴不能对着客人,以示礼貌。至今,母亲的教诲在我的接人待物中仍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
  母亲常教导我们说:“做人要有骨气,饿死不弯腰,冻死迎风站”。一次村里来了一个偷狗贼,被村民抓住了,打了个半死,母亲就经常用这个事例来教育我们。她说:人有脸,树有皮,咱家的日子过的虽不宽余,但有一条,再穷哪怕是要饭,也坚决不能做偷鸡摸狗的事,自己家的东西再孬也不能嫌弃,别人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眼馋。

  说起出力干活,母亲的话语更是掷地有声:“人都是病死的,没有累死的,力气用完了还会有,出点力累不死”。记的八十年代割麦子,那时候还没有联合收割机,麦子全要靠人工割,一亩麦子打下来,不知要经过多少道手续。每到三夏大忙的时期,那家的人都是忙的一个顶两个用,劳动一天,累的腰酸背痛,晚上恨不得倒头就睡。有一个晚上,忙碌了一天的我,刚想歇一歇,母亲过来对我说:“听说今晚您二大娘家打麦子,她家人手少,你一会儿过去给她家帮帮忙吧。”尽管自己累的很不情愿,但还是听了母亲的,一干就干到了大半夜,二大娘感动的直夸我懂事。

  “跟着好人学好人,跟着姑娘会下神”这是母亲教育人常挂在嘴边的话,那个意思就是要跟着好人学好人,不要跟着坏人办坏事。母亲是个戏迷,我们这里每当有庙会和山会时,她总是和家里的几个老姊妹们去听戏,她最爱听的就是《岳飞传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包公下陈州》等传统曲目,经常以戏曲中的正面人物教育我们,“做人就要堂堂正正,顶天立地,吐个吐沫砸个坑,为人做事要走的正,站的直,不能让别人在后面戳脊梁骨。”

  母亲还常说:“离地三尺有神灵,我们干什么老天爷都看着哩!做人吃点亏不算什么,能帮别人是积德,占别人便宜是缺德。”所以母亲在农村不论干什么,都绝不沾别人的光。她借邻居一平瓢面粉,要还人家一尖瓢;借人家的篮子看月子,还人家的时候要给人家压上一包糖和两个鸡蛋;谁家生了孩子或娶了媳妇,她都是第一个前去道喜。母亲的论调是:吃亏是福,沾光是祸,今天吃点亏,明天福就来了,老天爷自有公道。事实也是这样,我们姊妹五个都托母亲的福,个个都活活泼泼地长大成才。

  说起母亲的这些励志和传家话语来,那真是说也说不清,每一个话语中都包含着很深的道理,那些纯朴的语言,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,让我们受用终身,回味无穷。

  人常说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在我们家里,母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。在她老人家的鼓励下,我们姊妹五人都有了自己的事业,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,并开始用母亲的话语来教育下一代。

  母亲不仅给了我们血肉之身,而且给了我向上向善的灵魂,她是平凡的,更是伟大的。

  感恩母亲,赐予宝贵生命;

  感恩母亲,教育知书达理;

  感恩母亲,学会明辨是非;

感恩母亲,传承好的家风。(作者:宁阳县伏山镇 桑学阳)
上一篇:
下一篇: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